疫情無法驅散演藝之都的魅力,“海納百川、追求卓越、開明睿智、大氣謙和”的是上海這座城市最顯著的精神,也是上海誕生重磅劇目、全新業態,呈現萬千氣象的演藝格局的重要原因。
政府支持、政策助力演出市場復蘇
上海解封之后,上海文旅部發布關于印發《上海市文旅場所嚴而有序恢復開放工作指引(試行)》的通知,文件顯示:文旅場所恢復開放指引,演出場所6月中下旬逐步恢復。
該文件的公布,預示著演出行業的復蘇指日可待,各個省份的文化審批管控會在這幾個月陸續放寬,演出從業者也可以著手準備,在這一段時間內可有序報批演出劇目,預計到7-8月部分城市即將會迎來大型演出,這個暑假一定能看一場說走就走的演出。
此外,上海市政府發布《上海市加快經濟恢復和重振行動方案》中,明確指出,支持文創、旅游、體育產業發展,采用無償資助、貸款貼息等方式,加大對演出場所、電影院的扶持。這一利好政策也為演藝從業人員打了一針強力的定心針,加速演藝市場的復蘇。
上海不僅僅是亞洲金融中心,更是演藝之都。在中國,甚至在亞洲,第一個交響樂團是在上海誕生的,上海有著悠久的中外交流歷史,它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一點。豐富劇目業態、完備劇場設施、活躍演藝主體與強勁消費市場共同構成了亞洲演藝之都的“基礎底座”。政府對演藝事業的支持,以及企業及演藝工作者的付出共同在這個“基礎底座”上添磚加瓦。
早在前幾日,上海文化廣場已經開始了“到花園去——2022上海文化廣場年度演出季發布會”的線上直播,公布了劇院全年的演出節目以及相關藝術活動,一場場演出排的是滿滿當當,就等著這座城市正式地恢復。
上海解封了,就像從ICU突然被拉進KTV,猝不及防。但上海的回歸對于上海演藝行業乃至全國演藝界無疑都是個好消息。
要知道,上海不僅僅是亞洲金融中心,更是演藝之都。在中國,甚至在亞洲,第一個交響樂團是在上海誕生的,上海有著悠久的中外交流歷史,它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這一點。
作為2021年演出場次排序第一的城市,2021全年上海共舉辦營業性演出38366場,幾乎追平疫情前2019年的38960場。位于上海市中心的演藝大世界,是目前全國規模最大、密度最高的劇場群。
而這一段時間,由于上海的疫情,大家在歇業停產、居家辦公的狀態下度過了兩個月,娛樂場所關閉、演出市場停擺,沒有了精神文化的浸潤,生活也變得乏味無趣。
此外,上海還是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第一重鎮,擁有國內40%的產業人才,產業規模在全國占比達1/4重點企業達700余家。諸多芯片龍頭企業如中芯國際、華虹集團等大本營均在上海,近兩年缺芯問題讓相關企業頭疼不已,
好在隨著上海解封,復工復產復市的推進,人們迅速回歸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中來,企業、生產商等也慢慢步入正常軌道。
解封后的上海,迅速恢復正常秩序
上海居民12點準時走出小區大門,回到熟悉的街道。
意料之外的集中車流魚貫式駛入高架,導致高架、外灘等多地出現擁堵現象。
公交、地鐵、商場、快遞等都已經恢復正常運行。
上海已經恢復正常,現場演出還會遠嗎
上海素有演藝大碼頭之稱,豐富劇目業態、完備劇場設施、活躍演藝主體與強勁消費市場共同構成了亞洲演藝之都的“基礎底座”。在與線下文藝活動“暫別”的日子里,各大劇院在多平臺、多渠道推出更多高雅藝術演藝資源,使觀眾足不出戶,也能欣賞到各類優質的文化藝術作品。同時政府對演藝事業的支持,以及企業及演藝工作者的付出共同在這個“基礎底座”上添磚加瓦。
疫情的沖擊與反復讓各個演出行業都措手不及,但生活從來都不是現場直播,不會有任何的提示。當下,無論是沒有收入面臨解散的舞團,還是票房慘淡無法復演的劇場在壓力倍增之時,都需要做到居安思危,尋找演出行業的破局之路,讓演出變得更有力量。
演出市場終能守得云開見月明
演出取消、延期,好不容易搶到票的觀眾又陷入漫長的等待。面對這一問題,演出市場在與疫情的“斗爭”中,也摸索出一條生存之道——云演出,“線上+線下”“云端+現場”等文化演藝模式出現在大眾面前。
自上海疫情爆發以來,為了滿足疫情期間市民的精神文化需求,上海大劇院藝術中心聯合東方網推出首場《“藝”起守“滬”》云賞經典直播,為因疫情居家的上海市民送上了一道藝術大餐,總計觀看量超70萬,點贊2萬余次。
此外,上海大劇院線上流媒體節目“巡演零號站”限時返場,為觀眾提供優質線上演藝資源。3月30日首先播出的英國皇家芭蕾舞2020年全新制作版本《睡美人》有著“古典芭蕾百科全書”的稱號,逾240萬觀眾在線觀看,共赴一場美妙童話奇境。其實早在春節假期,上海大劇院首季線上演出季‘巡演零號站’付費用戶增長超過60%,微博話題閱讀量增長超過500萬。
但演出最大的魅力在于現場感和互動性。演藝從業者渴望回到現場,觀眾對于現場演出的熱情更是不可阻擋,雖然說目前演出市場還未開放,但我們相信疫情平穩的情況下,演出終將會迎來守得云開見月明的那一天,終有一天,我們能夠摘掉口罩,親臨現場觀看喜愛的劇目。
但愿疫情不要再反復,演出市場早日回到2019。
免責聲明: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歡迎轉載,注明出處。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