就在剛結束的2021年春節黃金周,就地過年、線上消費、疫情防控等不斷加碼,遭遇了2020年重創的娛樂場所,是否能在2021年春風化雪,逆風翻盤呢?
年前小編就曾寫道,今年的春節黃金周,酒吧等娛樂場所是否營業,主要看各個地區的防控規定。通常情況下,中高風險地區的娛樂場所將會關閉,但是我們看到,在大部分低風險的地區,2020年春節冰封的娛樂市場,在2021年的春節充滿了勃勃的生機。
酒吧:花樣百出不打烊,娛樂創新一站式
在“就地過年”的倡議下,各地酒吧花樣百出,推出各種各樣的活動吸引消費者。成都80%以上的酒吧都喊出了“春節不打烊”的口號,為就地過年的人們提供了娛樂場所,場面一度可謂是“門前排長隊,店內無虛席”。
據成都多家平價酒吧工作人員介紹,今年除夕及初一的營業額同比增長近三倍,上座率達到百分之百,甚至還需要排隊。而從初二到初六的假期期間,酒吧總營業額同比增長兩倍以上。
不過某大型夜店老板也表示,在疫情沒有出現之前的春節,日銷售額起碼是三十幾萬元,今年受大環境影響,最多也就二十多萬元,同比下降了30%左右,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。
這邊,上海一家運動主題風格酒吧也是高朋滿座,和一般看球喝酒不同,酒吧里保齡球、射箭、桌球、VR等十多種體育項目讓人看得心癢癢,一聲哨響,全家人齊齊上陣,男女老少皆相宜。
它同時還包括了籃球館、運動健康咨詢中心、教育培訓機構、休閑餐廳、咖啡廳、體育用品超市等生活娛樂教育服務配套等等,更像是個一站式的運動主題家庭娛樂綜合休閑體。
今年酒吧在春節檔的火爆,看似突然,實則水到渠成。一方面是疫情防控措施得力,另一方面,“就地過年”的號召進一步打破了傳統的春節模式,讓各種娛樂場所更大可能地成為大家的選擇。
影院:春節觀影剛需強,口碑效應仍顯著
今年春節黃金周,影院票房數據持續刷新往年記錄。據國家電影局數據,截至2月17日18時,2021年春節檔期內電影總票房(含預售),已突破78億元,大年初一的觀影數據還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,黃金周前五日票房與同期相比,觀影人次同比增速為6.22%、25.31%、40.13%、25.79%、20.12%。
獲得這樣的成果,“就地過年”政策是主要原因,今年群眾的觀影需求相比往年更大。在異鄉過年的人,需要尋求精神慰藉,而這樣的需求帶動了春節假期后期的票房都仍然強勁,票房增長動力從初二開始就變成 “觀影需求帶來的人次驅動模式”。
除此之外,票房成果也同樣受到“口碑效應”的影響。
《你好,李煥英》更是成為春節檔的票房黑馬,它的“口碑效應”更多的是在黃金周內實現的。這一部親情題材的電影,憑借其優質的故事內核和導演的誠意,在初四一舉奪得票房冠軍,后期票房甚至趕超了《唐人街探案3》。
憑借著政策催發的觀影需求,以及更多的電影本身的制作以及內核,讓影院院線在今年春節黃金周實現強力復蘇。
KTV:春節K歌不停歇,就地過年不孤單
同樣受到疫情“就地過年”政策影響的還有KTV。2021年的春節黃金周,許多消費者除了在影院消費以外,KTV門店也逆風翻盤了,大多KTV場所都迎來一年中最大豐收的“黃金季”。
實際上,這兩年KTV的市場門店數量一直呈下降趨勢,而酒吧、密室大逃脫等娛樂場所的門店數一直在穩步上升,根據相關數據顯示,之所以有這樣的反差現象,歸根結底是消費者的娛樂消費習慣發生了改變,因此消費人群也變了。
如今的娛樂消費主力軍對二三十年一成不變的KTV有了厭倦感,他們已不把在KTV唱歌當做唯一的聚會方式。再加上許多家庭影音設備和系統的出現,在家就可以K歌那何必去KTV呢?
然而,今年春節黃金周,KTV卻恢復了熱度,這就再次強調了其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:KTV不只是一個唱歌場所,其存在更多是為了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。KTV行業雖然低迷,但社交需求還是存在,尤其是類似像是今年就地過年的情況,與朋友的春節社交會讓過年不孤單。
春節黃金周證明了KTV的基礎地位仍然在,只是這樣的熱度在春節黃金周過后要怎樣持維,這迫切需要思索。
總的來說,2021年伊始,隨著經濟的回暖,疫情防控的保持,文娛產業也“火”了一把。
今日互動
你認為文娛產業在春節檔“火”一把之后,是否能在2021年迎來真正的產業復蘇?歡迎評論留言!
免責聲明:凡注明來源本網的所有作品,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,歡迎轉載,注明出處。非本網作品均來自互聯網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